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,是一種病嗎
我往往在某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工作以外想做的東西,學一門外語、學會做菜、學吉他、學一門技術等等。一開始會興致勃勃的查教程、查攻略,看各種視頻,問他人推薦該怎樣開始會少走一些彎路... ...
經過一點時間收集之後,等我認為所有事前準備都 OK 的時候,萬事具備只欠開始時,我卻猶豫了。又或者我剛開始這件事情的時候遇到很多需要自己獨自解決的事情,眾多的困難如攔路虎一般擋住我前進的道路。很多事情出發點是好的,對自己有益處的,但是就是在開始的時候會給自己的信心灌上一盆冷水,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。
在背單詞的時候,永遠只能背到 a 字母開頭的;
在學一門技術的時候,往往只能看到入門的地方就沒有了下文;
健身持續了幾周之後,然後因為難以持續大肚子它又回來了;
刷算法題,刷的那幾道熟悉的題都滾瓜爛熟了,但新題往往覺得很難,就不想刷了
... ...
我嘗試分析一下原因:每件事情我一開始就在自己內心定下了一個很大的目標,每次完成這件事情之後,不僅身體覺得很累,心也很累,到下次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,身心都感到了抗拒,最後便無疾而終。
最近看到劉未鵬寫的《暗時間》第 2 版,這裡面有給到我啟發,做一件事,最難的是開始並持續下去,過早的退出,是一切失敗的根源。
保持做一件事情,興趣是很關鍵的一件因素。但是對我們這種好像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人該怎麼辦呢?
我覺得,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舒服的狀態才能一直做一件事情,想想我們每天都做過一些不是生活必須的事情,是不是都讓我們無感、甚至很舒服,至少不會讓自己感到難受,比如:
吃完飯會習慣散步走一圈
每天習慣性看一下熱搜,關心一下今天都發生什麼事情
每天做一次核酸(我是無感的,但是有些人就是覺得核酸對他生活造成了影響)
這些日常都會做的事情,不是自己興趣所在,但為什麼能持續地做呢,我總結就是:這些事情對你的生活不造成侵入,讓你保持在一個還比較舒服的狀態。基於這個結論,我可以以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去做每一件事情,每天只背 5 個單詞,每天只刷一道題,每週學做一道菜...
但是這樣做事情,效率不是很慢嗎?但其實認真想想,這些背單詞、學吉他、學技術,每天學 10 分鐘,從幾年前開始,到現在為止,我已經可以把這些事情完成的很好了。
所以,從量少入手,讓浪花變成巨浪吧。